400-8878-707
規模暴增之下,以ETF為代表的指數產品成為今年基金行業的當紅角色。在騰訊理財通、騰訊金融科技智庫日前主辦的首屆“全球指數基金論壇”上,多位業內人士對指數基金的發展積極建言。
國內指數基金發展空間廣闊,但目前仍囿于業績比較基準不統一、投資人配置理念落后、增量資金流入機制不完善等。會上,中國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鐘蓉薩表示,將盡快出臺業績比較基準相關自律規則。
指數化投資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然而,當前國內指數化投資發展仍面臨阻礙。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表示,國內缺乏指數化產品的配置場景,雖然FOF、養老目標基金相繼在國內問世,但大多數投資人尚未建立指數化產品配置理念,這也是今年養老目標基金銷售困難的原因之一。
“指數化投資的基礎依然小眾。”李一梅說道,指數基金流入資金多來自機構客戶,個人投資者并未快速跟進。另一方面,目前核心指數的代表性不足,并未真正代表中國經濟長期增長。 易方達基金指數及增強投資部副總經理張勝記直言,指數商需要編制出類似于美國標普500的寬基指數,這類指數能夠代表中國經濟增長變遷且很難被主動基金經理戰勝。從美國的經驗來看,按照有效的定價理論,跟蹤核心指數的指數基金收益率應該排在市場中游水平。
對此,中證指數公司研發部副總監趙永剛介紹道,目前指數的收益來源大概分三部分:紅利、盈利增長和(78.00 -1.52%)估值。美國標普500指數的走勢和EPS盈利的增長走勢高度一致,但在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的新興市場,估值因素的影響更大,因此指數表現往往不能達到預期。 中國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鐘蓉薩則認為,由于中國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仍以散戶為主導,指數基金作為重要的大類資產配置工具,市場上仍缺乏與之相匹配的有資產配置需求的機構投資者。
針對目前指數化投資與指數產品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多位參加“全球指數基金論壇”的業內人士從不同角度建言獻策。展望未來,指數化投資的規范發展需要監管層、自律組織、基金管理人及第三方平臺等多方合力推動。
在演講中,鐘蓉薩呼吁交易所完善相關制度。她表示,交易所應完善股票停牌機制,盡量避免上市公司不必要的長期停牌,避免指數的失真及基金管理人無法跟蹤指數交易成份股的情形。
鐘蓉薩透露,基金業協會正在完善包括指數在內的業績比較基準相關自律規則。目前基金行業的指數等業績比較基準設置沒有統一的規范性要求,例如,為突出相對業績,很多基金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通常被設置為寬基指數,難以體現基金的資產配置方向和投資風格。
鐘蓉薩表示,基金業協會已就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展開研究,擬規范業績比較基準的設置、選擇和定期評估的基本要求,及基金業績與比較基準的偏離度監控體系及校準措施等方面,自下而上探索各投資標的的公允價值、比較基準規則和基金評價體系,盡快出臺業績比較基準相關自律規則。
投資機制的創新同樣重要。李一梅認為,場內流動性是ETF的命脈,做市商對流動性的提高至關重要。如何更好地激勵做市商、打通融資融券業務通道,是做市商機制需要深入考慮的問題。另外,作為引導投資者進行指數投資的重要工具,類似于上證50ETF期權的衍生工具有待豐富。
對于基金公司而言,指數產品端的布局與投研能力的加強仍是重點。嘉實基金量化投資部總監劉斌認為,A股本身是一個非有效的市場,一些簡單的基本面指標都可以帶來溢價,看好Smart Beta的發展前景。(轉自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