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四月五日前后,陰雨連綿,讓人不由得在心底里默念起這幾句詩。每當這時總會感嘆,古詩歷經千年猶說眼前。
兒時總忙著學古詩借助意象、巧用手法、遵循音律,如今漸覺那字里行間分明是寫實,虛也為實。正如初識吳冠中老師的《殘荷》誤以為是抽象,親眼見過殘荷才覺得寫實。一句“留得枯荷聽雨聲”描繪得絕妙精當,既尊重了親眼所見,又抒發了心底的情緒,不誤實亦不委屈了心。
可從初讀到讀懂《清明》,似乎要比見過殘荷付出的代價更大些。
“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我想,至親的離去是人間至痛吧。生命之初襁褓中感知的愛與陪伴,懵懂時期悉心教導接人待物的基本禮儀,又在“吾家有兒女初長成”時注視著逐步放手、給予自由與空間……一個人的成長與豐滿無不蘊含著親人的心血。往昔尚且歷歷在目,那生活里的點滴,融進骨子里的印跡,代代家風的傳承,又怎會輕易忘記呢?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著刻進骨子里的血脈親情,家國情懷。品讀垂名千古的人物故事,無不以淳樸的家風滋養了造福民族的棟梁之材。正是“一室之不治,何家國天下之為?”的信念,不妄自菲薄、不眼高手低、著眼小處方成大事。保家衛國的先烈,吶喊救國的先行者,勤懇生活的百姓,在歷史的萬丈畫卷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卻都熠熠生輝。
清明節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人們在這一天緬懷先人,寄托思念。2014年,江蘇省興化市申報的清明節(茅山會船)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明朝嘉靖33年倭寇從海上入侵沿海地區,騷擾百姓,茅山人組織船只,以竹篙為槍,配合官兵抗倭,殲敵千余名,此舉得到朝廷嘉獎,御賜"五彩金龍旗"四面。茅山人以此為榮,年年懸掛此旗、賽船,逐漸形成茅山會船這種民俗活動。直至今日,猶能感受到當年的盛世豪情。相傳,每有一個人逝去,天上都會多一顆星星。我想抬頭仰望的那一刻,或許閃爍的光芒也在訴說著思念吧,或許他們也舍不得離地球那么遠吧……
悲痛中從未失去希望是中國人的智慧與堅韌,在來之不易的幸福年代里熱氣騰騰地活著,是對生活的尊重,是對天上每一顆星星由衷地致敬。